首页

女王在线踩踏

时间:2025-05-25 09:52:24 作者:行走赣鄱看非遗:“唱戏要从娃娃抓起” 浏览量:68638

  中新网江西庐山5月23日电 (巫发阳 袁源)“《双官诰》《窦娥冤》《罗成降唐》《秦香莲》,我们在西河剧院接连演了四个晚上,吸引了4000多位观众前来观看。”近日,走进江西庐山市老年大学,西河戏保护发展研究协会会长程月华正在指导戏剧班学员唱西河戏。

图为程家训(左)、程月华(中)在庐山市老年大学指导戏剧班学员唱西河戏。巫发阳 摄

  “西河戏在庐山市非常受欢迎,光是群众自发组织的演出,一年就有2000多场。”程月华介绍,每逢修路、婚庆、大寿等喜庆事,当地群众都会搭台唱戏,因此,小到3岁的小孩、大到70岁的老人,都能哼唱几句西河戏。

  据了解,西河戏又称“弹腔戏”,是流行于赣北一带的传统戏曲剧种,形成于清代中晚期,剧目多为历史袍带戏,大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内容崇尚忠、义、廉、孝,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为西河戏演出现场。受访者供图

  “我的父亲程家训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了唱戏,他甚至辞去了农机管理站的工作。”程月华笑着说,父亲对西河戏爱得痴迷,唱了70年戏,虽然已经是耄耋之年,但是仍然会前往乡镇社区、老年大学指导村民、戏迷唱戏。

  程家训对西河戏的热爱和坚守深深地影响了程月华。为了更好地传承发扬西河戏,2024年,程月华在庐山市文化馆开设了“西河戏小小传承人”兴趣班,“我们这个班是公益性的,每周上一次课,主要教孩子们西河戏的身段和唱腔,我父亲和师兄也都过来帮忙了。”

图为程月华(中)在演出西河戏。受访者供图

  在兴趣班的结业仪式上,孩子们穿着戏服,有模有样地登台唱戏,引来台下观众阵阵欢呼,“唱戏要从娃娃抓起,孩子们学得很快,有几个孩子很有天赋,如果能坚持学下去,以后肯定能成角儿。”程月华说。

  近年来,为扎实做好西河戏保护传承工作,庐山市委统战部联合庐山市文化馆,扎实推进送戏下乡、送戏进校园、送戏进景区等活动,打好“文化牌”,唱活“经济戏”,为擦亮庐山“人文圣山”金字招牌赋能添力。(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江西彭泽:下好防汛“先手棋” 织牢汛期“安全网”

据了解,王德远及团队将提取熊猫化石样品中的古DNA信息,并通过化石稳定同位素及牙结石研究,对熊猫的遗传演化过程、食性特征以及双河洞区域古气候和古环境变化等科学问题进行论证。

国际邮轮品牌重返中国市场

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经济政策着力点要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9月26日的会议继续明确,要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提升消费结构。

小学生垃圾桶里找烟盒为干啥?记者调查“烟卡”游戏问题

晏青:主要有两个契机,最初的触动大概在2018年前后,我的两个研究生,一个自称是当时参加《创造101》的杨超越的同学,给大家看高中合照,讲述种种当时的八卦;另一个家庭并不富裕但时常给偶像“打投”,让我比较费解。他们让我们觉得粉丝文化就在身边,他们的某些故事或行为吸引我想去寻找解释。另一个原因是我近年费了不少时间研究娱乐传播理论,粉丝文化是进入娱乐传播理论的经验材料。在过去的七八年里慢慢积累的思考,放在明年将会出版的《粉丝中国:当代粉丝文化形态与治理》一书中。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爱心围巾一针一线见证山海情

近日,上海市人社局会同上海市财政局、市人才工作局、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科委、市民政局、市商务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重点产业领域技能人才培养试点工作的通知》,上海人社部门也正在抓紧制定新政配套操作细则。

习言道|习近平谈生态文明

湖州10月7日电(胡丰盛)看人类起源、观恐龙化石、逛桑基鱼塘、体验传统农耕……国庆假期,科普研学游正在成为浙江众多家庭的热门选择。从浙江自然博物院到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桑基鱼塘系统”,再到乡村的文化礼堂,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还成为亲子互动和教育的重要场所。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